上一条:新型榨油设备迎来新商机 下一条:亲人送佳信,财神上门来
陈在元把“元元面馆”转让时,亲朋好友大跌眼镜,他们不明白,一个月赢利5000多元的小店怎么说转让就转让了呢?俗话说守着铁饭碗不愁下辈子,放弃这个日进斗金的小店,陈在元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?
2003年,陈在元离开供职多年的食品加工厂,只身来到广东,开过快餐店、彩票投注站、服装店,甚至摆过地摊。辗转一年过去了,陈在元依然两手空空。后来,有朋友推荐他做面食,陈在元觉得有理,于是根据朋友的介绍,找到穗华,买回一台小功率的面条机,在临近学校的地方开起了“元元面馆”。 陈在元原来做过食品加工,深知食品生意的乾坤就在于味道。创业失败多次的他,不敢再冲动行事,开张营业前,他四处拜师学艺,掌握好一套做面食的手艺后,又对店铺进行了简约装修,风格明朗干净,力争让学生舒心,家长放心。
一切准备妥当以后,陈在元没有立即开业,他找来一帮朋友,免费品尝,煮、炒、凉拌,陈在元花样不尽,朋友们吃得不亦乐乎。吃到第三个晚上,酒兴之后,朋友们只给了他一个建议:多招两个员工,明天开张。
陈在元心里有底了。为了达到宣传效果,陈在元印了300张宣传单,上面写着“小店开张,免费一天,欢迎品尝”,等学校放学时,全部派给路过的学生。
面条好,手艺好,宣传好,陈在元的“元元面馆”开张第一天支出成本3000多元。放长线才能钓大鱼,现在的付出肯定会在以后赚回来,陈在元心里暗喜。果然,随着“元元面馆”的知名度逐日扩大,陈在元的收入也逐日飙升。第一个月,不算第一天免费品尝的支出和店租,陈在元就收回了买机械的费用。